
公司新聞
廣宇發展公布上半年“成績單”:利潤總額4.96億元 核心優勢凸顯
發布人:廣宇發展發布時間:2022年09月05日來源:鳳凰網財經
8月25日晚,廣宇發展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成績單”正式公布,經營成效保持穩定。今年上半年,廣宇發展實現營業收入17.73億元,利潤總額4.9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0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38%。
在上半年,廣宇發展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以“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為企業使命,以“厚植基礎、示范引領、特色發展”為總體思路,加快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后續工作,實現主營業務由房地產向綠色能源產業的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廣宇發展半年報披露當晚,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能源電子產業年產值達到3萬億元。此次征求意見稿,將促進新能源發展放在更突出位置,同時也為廣宇發展推進清潔能源建設奠定了基礎。
上半年發電量41.43億千瓦時
實現賽道切換后,廣宇發展的經營思路十分清晰。
在上半年,廣宇發展堅持規模和效益并重,充分發揮自身競爭優勢,積極發展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大力開發海上風電,深入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積極開展儲能業務,實施差異化競爭,基本形成了“海陸齊發”的業務布局。
今年上半年,廣宇發展裝機容量保持穩定。據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廣宇發展自主建設運營裝機規模為402.65萬千瓦,其中風電318.70萬千瓦,光伏73.95萬千瓦。
發電量數據看,廣宇發展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41.43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長2.24%。其中,風電完成發電量35.24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減少0.16%;光伏完成發電量5.82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長14.88%。
以季度數據來看,廣宇發展2022年第一季度累計完成發電量17.71億千瓦時,由此可以推測出二季度完成發電量為23.72億千瓦時,二季度發電量環比增長33.93%,經營成效更為明顯。
需要說明的是,近期十分火熱的儲能領域,廣宇發展也有提前布局。根據半年報披露,廣宇發展目前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萬千瓦,占比尚比較低,也意味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廣宇發展在半年中表示,未來將持續研究拓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延伸拓展、價值鏈向高端邁進,打造資產優良、業績優秀的綜合型綠色能源服務產業群,守護電網安全,助推三網融合。
核心競爭優勢凸顯
上半年經營成效保持的背后,廣宇發展的核心優勢也得以凸顯。在開發運營經驗的豐富程度、業務布局的全面性、集成優化技術的先進性、以及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方面,廣宇發展表現均較為優質,具備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在開發運營經驗方面,廣宇發展運營電站涵蓋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等多種業態,多年來一直注重遠距離輸送電技術的研發,并成功研發出新型的深遠海輸送電柔性直流的應用技術,有豐富的項目開發、工程建設、生產經營經驗。
以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的建設來看,最能體現廣宇發展的開發運營能力。該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場,從前期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到后期運維,實現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并創造了國內海上風電行業首個“超視距”微波通訊系統、國內首個基于北斗定位的人員跟蹤和落水輔助救援系統等多個國內第一。
風電、光電項目對自然條件要求較苛刻。從廣宇發展項目建設地理位置看,業務布局合理且十分全面。目前,廣宇發展已布局國內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江蘇、廣東等12個資源富集省份,開發建設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形成海陸齊發的綠色能源業務布局。
廣宇發展的核心優勢還體現在多能互補的集成優化能力,技術實力不俗。風電和光電因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穩定性是難題,對儲能技術要求也極高。
半年報中,廣宇發展披露了投資建設的“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項目,采用“新能源+”模式,以光伏、光熱、風電為主要開發電源,以光熱儲能系統、蓄電池儲能電站為調節電源,多種電力組合,有效解決風電和光伏不穩定、不可調的缺陷,解決用電高峰期和低谷期電力輸出的不平衡問題。
對清潔能源企業來說,裝機規模依賴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對資金量要求極大,目前廣宇發展現金流還較為充裕。據披露,截至上半年,廣宇發展擁有貨幣資金58.21億元,可以為后續項目投資、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廣宇發展還有56.69億元的應收賬款。
融資渠道多元化也是廣宇發展的重要優勢。完成主業轉型后,廣宇發展可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開展股權、債權類等多種方式融資,并已與多家銀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此外,廣宇發展股東資源仍不可忽視。間接控股股東中國綠發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產業布局涵蓋綠色能源、低碳城市、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板塊,可以與廣宇發展實現協同發展,形成獨特的資源配套優勢,在競爭中占據優勢。